救救蒲台!救救候鳥!
發表意見
最後限期今晚23:59!
http://www.info.gov.hk/tpb/tc/plan_making/draft_plan.html#IR
在「蒲台群島 S/I-PTI/1」一欄內,按下「提交申述」的超連結。
另外,你亦可使用香港觀鳥會的參考信件,與及獲取更多資料:
https://www.facebook.com/SupportPoToi/posts/794519040626405
**************************
致:城市規劃委員會
【有關「蒲台群島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編號S / I - P T I / 1」的意見】
本關注組反對「蒲台群島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編號S / I - P T I / 1」以下兩土地用途地帶規劃,並希望 貴會能先將此兩地帶改為「自然保育區」,日後並希望漁農自然護理署將蒲台島劃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ites of Special Scientific Interest, SSSI):
1. 位於大灣的「鄉村式發展」地帶
2. 位於灣仔的「住宅(丁類)」地帶
申述原因:此兩地帶的成熟樹林為整個蒲台島上最多陸路遷徙候鳥出現及棲息的地方。此兩地帶對整個亞洲地區陸路遷徙候鳥的重要性不單是全個蒲台地區沒有其他地方可取替,更是全港其他地方也不能取替(包括:米埔自然保保護區及大埔滘自然保保護區)。理據如下:
1. 從陸路遷徙的候鳥中有部分品種只會沿海岸線飛行,而不會飛入較內陸地方(例如:米埔及大埔滘)。蒲台島是位處香港最南端的離岸島嶼,故在蒲台島上出現並用作棲息的雀鳥品種,有為數不少均屬此等類別的候鳥,當中特別是在香港其他地方沒有記錄過的品種。
2. 根據香港觀鳥會2012年出版的「蒲台生態報告 Po Toi Ecological Report」(簡稱:蒲台報告)[1] 第16頁資料顯示,直至2012年10月15日止,蒲台擁有超過六成香港有記錄雀鳥品種,共311種。而且自2005年以來,蒲台島最少有12次「香港首次記錄-雀鳥品種」,這數字比香港任何一個地方(包括:米埔自然保護區)還要多,這證明蒲台對雀鳥的生態價值並不低於米埔自然保護區。
3. 另外,根據蒲台報告第26頁資料顯示,上述兩個土地用途地帶正正是蒲台島上最多香港首次記錄雀鳥或其他罕見雀鳥出現的地方(請參考附件【一】左下圖),這證明此兩地帶對候鳥的重要性遠比蒲台其他地方更為重要。可是現時擬備的兩土地用途規劃用途不但不能保育這兩個重要雀鳥棲息及覓食的林區,而且更會引發被破壞的危機。
4. 沒有了此兩地帶的成熟樹林,影響的將會是世界九大候鳥遷飛區中其中一個最大,唯一位於亞洲地區,香港位處中心位置的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East Asian – Australasian Flyway)[2]內,所有途經蒲台島的陸地遷徙候鳥,尤其以上點 (1) 所述的,那些只途經蒲台的候鳥!牠們將會失去一個在惡劣天氣時的「重要避難所」及長途遷徙旅程中的「重要中途補給站」(蒲台報告第28頁),這會影響牠們不能完成遷徙,造成的會是對一個國際性候鳥遷飛區嚴重、深遠及永久性的影響。
5. 根據香港觀鳥會討論區的資料[3],自2006年有記錄以來,蒲台島及附近水域共錄得12種『只在蒲台出現』的雀鳥,這記錄與米埔自1998年以來的記錄看齊!而且當中所有陸鳥品種更全在上述兩個土地用途地帶被記錄到。故再次證明蒲台對候鳥的重要性並不是香港其他地方可以代替,而且上述兩個土地用途地帶的生態價值之高,絕對擁有非常高的保育價值,亦非蒲台島上其他地方可取替,故是次規劃對遷徙候鳥的嚴重影響實在是災難性!
最後,本關注組再次重申反對「蒲台群島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編號S / I - P T I / 1」中擬備位於 (1) 大灣的「鄉村式發展」地帶及 (2) 位於灣仔的「住宅(丁類)」地帶的土地用途地帶規劃,並希望 貴會能將此兩地帶改為「自然保育區」,為此兩地帶提供適當的保護。日後並希望漁農自然護理署將蒲台島劃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ites of Special Scientific Interest, SSSI),為亞洲區遷徙候鳥(特別是陸鳥品種)提供更完善的保育。
香港野生雀鳥保育關注組謹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