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誕剛剛過了,也許有些信眾會趁這日子專誠到佛寺拜一拜佛,祈求順安。
不過有一種蟹,不論是甚麼日子,只要在退潮的時候,便不停的拜佛,牠便是『角眼拜佛蟹』。
角眼拜佛蟹,是香港最小型的蟹,雄蟹平均背甲寬0.5cm,平均體重0.7公克。
比大家的電腦鍵盤上的半粒鍵子還小。所以不細心看,幾乎不會留意牠們的存在。
牠們會在退潮的時候,從自己的穴洞中爬出來,就在洞旁邊開始『拜佛』。
這是剛爬出來的角眼拜佛蟹,站好位置,便會臉部朝天,眼柄蹬直,準備『拜佛』。
『南嘸呵彌陀佛,拜!』

牠的拜佛動作就是向天高舉雙螯揮舞,然後立即收回於腹下,過程只是一殺那,不夠半秒。
有人形容似是日本武士切腹自殺的模樣,所以又稱牠們為『角眼切腹蟹』。
不過我還是喜歡稱牠們為角眼拜佛,因為這個稱號比較可愛。
如果我可以再替牠們改中文名,我更會叫牠們做『如來神掌蟹』。
看,這一招像不像龍劍飛的『萬~佛~朝~中~!』
觀察中,牠們的拜佛動作平均約六秒便重覆一次。暫時找不到牠們『拜佛』動作作用的研究資料。
但牠們的白色的雙螯,明顯和棕色的身體不同,特別搶眼,
相信是向同類發放訊息,可能包括發出領地訊號、求偶、及互通安全訊息等。
雄蟹眼球上,還有一刺狀物,看似一支角,全名『角眼拜佛蟹』便是由此而來。
因蟹太小,單靠肉眼根本看不到牠們的眼上有角,幸好現在的傻瓜機功能也可拍到出來。
好了,六秒己過,又係時候:『如來神掌,萬~佛~朝~中~!』

四周突然亮光一閃!很有氣勢。是閃光燈下的效果。
檔案:
角眼拜佛蟹(又名角眼切腹蟹),Buddhist Crab
學名:
Tmethypocoelis ceratophora
沙蟹科Ocypodidae
穴居於紅樹林沼澤、硬泥灘。
背甲及步腳的顏色灰褐,並密佈著深色的斑紋,形成極佳的保護色。
退潮後會在洞口附近不時高舉雙螯揮舞,在白色的雙螯舞動下,才令細心的人察覺牠們的存在。遇到危險,即躲入洞中。
[
本帖最後由 SimFish 於 2007-5-27 21:51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