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鳥:
今年去了 21 次觀鳥. 拍鳥次數繼續下降, 除了是因為工作太勞累外, 週末和假期都用來補眠, 以致出外的機會少了. 而且八月以來, 星期六也要工作, 觀鳥就更加沒有機會了.
米埔: 6次
始終偏愛水鳥. 只可惜仍然與猛禽無緣. 春季過境又因為米埔被封閉而沒機會在潮漲時看鳥.
九龍公園: 1次
只是湊熱鬧去看戴勝.
香港公園: 1次 (有兩次是試機, 不計在內)
只是去看夜鷺.
濕地公園: 1次
開放前去了一次. 但至今仍沒有再去的衝動.
海鳥調查: 3次
米埔封閉的時候, 參加了海鳥調查. 這實在是難得的機會, 可以去看平時難得一見的海鳥.
燕鷗調查: 9次
終於可以由繁殖季開始拍攝到結束. 雖然已是第三年拍攝燕鷗, 但仍不減我對牠們的喜愛.
西貢: 1次
也是湊熱鬧去看鬚浮鷗.
攝影器材:
今年添置了:
Lumix DMC-TZ1: 十倍變焦數碼相機
AF-S DX VR Zoom-Nikkor 18-200mm: 方便一鏡走天涯
Sigma 24-70mm: F2.8 變焦鏡. 為低光度拍攝而添置, 主要在教會事奉上使用.
CoolPix S10: 十倍變焦數碼相機. 雜訊比 TZ1 明顯地低, 取代了 TZ1.
Sandisk Extreme IV 8GB CF: 在相熟的相機店一問之下, 價格比其他平了數百元, 便立即買了一張. 未來基本上正常拍鳥也都不用中途換卡, 不用因為換卡而錯過任何拍攝機會.
電腦器材:
為了延續電腦的效能, 今年添置了:
Hitachi 500GB SATA HDD: 換掉那已滿的 Hitachi 120GB HDD.
ATI Radeon X1600 Pro AGP: 換掉那早該退役的 ATI Radeon 9600 Pro.
Eizo S2110W: 原本用的 L768 在平時修圖的時候沒有問題, 但它的 25ms 反應實在不適合動態畫面, 於是決定把它換掉. 只可惜換了不久, 日本 Eizo 宣佈推出支援 HDCP 的螢幕...
Hitachi 80GB SATA HDD x2: 換掉那已用了六年的 IBM 30GB HDD, 繼續行 RAID 0.
Buffalo DriveStation 500GB: 用來備份.
ATI Radeon X1950 Pro AGP: ATI 終於有一張像樣的顯示卡出在 AGP 上. 原本計畫下年中便要整部電腦換掉. 現在有了它, 目前的電腦可以繼續多用一段日子. 畢竟我所用的是 P4 3.2GHz 少超至 3.52GHz.
[
本帖最後由 isaac_chan 於 2006-12-31 23:08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