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016
南生圍項目新方案 住宅地減7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專訊】恒地(00012)及傅老榕家族,再就南生圍項目提新方案,住宅地大削71%至約11公頃,以符合零濕地淨損失要求,並改由分層住宅為主,單位增加58%至2,531伙。
南生圍項目顧問溫文儀昨天接受訪問時表示,已經再就南生圍項目,向城規會遞交新的申請,強調今次不會再就項目的面積或功能,是否達致零濕地損失,跟規劃署爭拗,現時已將項目的住宅區佔地,由原來的40公頃,縮減至11.6公頃,而濕地損失亦會由8公頃減少至零。
住宅區佔地 減至11.6公頃
他續稱,將來的發展亦會重組南生圍及甩洲現有的魚塘,例如移除有害的堆填廢料,並且會移除魚塘堤岸,令南生圍濕地改善區及自然保護區的佔地,合共增加約22%至155.8公頃。
他期望,區內的濕地管理工作,可交由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及香港觀鳥會等組織負責,所涉及的費用則由發展商全力承擔,預算每年的費用約300萬元,部分會以項目的銷樓收入支付,預計濕地管理區最快可於3年後落成。
根據新修的申請文件顯示,南生圍保育及住宅項目的發展規模相若,地盤面積維持在178.7公頃,規模差不多接近3個香港濕地公園(香港濕地公園佔地約61公頃),擬建的住宅樓面面積則維持約330萬平方呎。
洋房由960幢 減至140幢
不過,由於提高了濕地改善區的範圍,故住宅區的佔地則由原來的40公頃,減至現時只有約11.6公頃,減幅達71%,而可建的洋房數目亦因此由原來的960幢,減少至現時的140幢,主要分布在住宅區的東面及北面,享有濕地改善區的景觀,洋房平均面積達近3,660平方呎。
項目的單位總數合共約2,531伙,將會改由分層住宅為主,扣除140幢洋房後,所餘的2,391伙均屬分層住宅,平均面積亦達1,166平方呎,比之前申請的分層住宅平均面積600平方呎,增加約94%。
溫文儀表示,今次亦有在區內預留土地,興建居屋或中小型單位,預計可興建的單位約500伙,平均單位面積約538平方呎,預計住宅最快可於5年後以「樓花」發售。
另外,項目亦跟上次的申請一樣,預留土地興建長者中心(250個床位)及旅客中心(40個床位)。問及今次闖關的信心,溫文儀回應指,會以平常心看待。
發展商今次為了提高項目,在城規會的闖關的勝算,除了達致零濕地淨損失外,還聘了另一間公關公司統籌的諮詢文件,制作了共27頁的小冊子及短片,進一步解釋項目的發展內容,以爭取更多公眾支持。
https://hk.news.yahoo.com/%E5%8D ... 545966--secto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