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
註冊
|
登錄
|
龍尾
|
YouTube
|
Facebook
|
English
|
Library
|
Blog
|
幫助
HKWildlife.Net Forum 香港自然生態論壇
»
他山之石 Recommended Sites
»
TV Prog Alert & Visual Media
» 大三峽
‹‹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投票
交易
懸賞
活動
打印
|
Share
|
推薦
|
訂閱
|
收藏
標題:
[環保]
大三峽
leo2004
(甘拜下風)
成蟲
UID 121
Total 2094
主題
回覆
精華 0
積分 4367
種子 4367
花蜜 1779
閱讀權限 50
註冊 2006-7-21
Pri. Camera: Olympus
狀態 離線
#1
發表於 2011-4-10 19:54
資料
短消息
大三峽
下星期講
第5集 - 三峽工程與文化保育
播出日期: 2011.04.17 (日)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保留著上萬種的古文明遺跡。單是三峽工程在蓄水後所淹沒的地區,已約有一千處的文物需受保護,其中如白鶴樑和張飛廟。兩者同是難於移動的古蹟,我國專家會如何出謀劃策,在三峽工程順利進行的情況下,不致損害古蹟的原貌?三峽也是孕育中華鱘及亞熱帶植物的地區,科研人員如何在經濟發展與文化保育中取得平衡,今集將為大家一一細說!
文物,是祖先遺留下來的寶貴財產,它凝聚了千百年來的智慧,標誌著國家文明的發展進程。三峽古蹟處處,其中,白鶴樑在長江枯水年份,才會大面積露出水面,形成「石魚出水」的長江奇觀,而柱樑上更有歷代文人的墨跡,故又被譽為「水下碑林」。張飛廟是拜祭為人敬仰的英雄張飛,祠廟依山而建,與山石、古木渾然一體,別具風格。
三峽除有極具價值的古蹟外,同時是中華鱘繁殖的路線,及亞熱帶植物非常富集的地區,科研人員會提供另一個怎樣的生態環境,供動植物安然的生長棲息?
我國在進行三峽工程的同時,也耗盡不少人力和物力在保育中取得平衡,做到雙嬴的局面,讓國家邁向繁盛興旺之路!
http://programme.tvb.com/lifestyle/threegorges
[
本帖最後由 leo2004 於 2011-4-10 19:57 編輯
]
投票
交易
懸賞
活動
Untitled Document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1-4-11 15:12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6-2008
HKWildlife.Net
Processed in 0.23362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HKWildlife.Net
-
Archiver
LANG 語言
----------
english
中文
控制面板首頁
編輯個人資料
積分交易
公眾用戶組
好友列表
基本概況
流量統計
客戶軟件
發帖量記錄
論壇排行
主題排行
發帖排行
積分排行
在線時間
管理團隊
管理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