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鯨豚保育]
賞豚遊﹕資深導遊講生態
[打印本頁]
作者:
leo2004
時間:
2010-11-27 10:37
標題:
賞豚遊﹕資深導遊講生態
***********************
作者:
leo2004
時間:
2010-11-27 10:38
標題:
海豚非魚類
海豚非魚類
(明報)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05:05
【明報專訊】海豚和魚同樣在水中生活,外形也十分相似,很多人以為,海豚就是魚的一種。其實牠們大不同,海豚不是魚類,在分類學上,海豚屬於鯨豚目,與我們一樣,都是哺乳類動物。鯨豚類是用肺呼吸,胎生幼兒,以母乳哺育,身上沒有鱗,上下擺動水平的尾鰭以推動身體前進。魚類則是用鰓吸取水中的氧氣,卵生,不會哺育及照顧幼兒,身上有魚鱗,以左右擺動垂直的尾鰭以推動身體前進。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1126/4/lgv5.html
作者:
leo2004
時間:
2010-11-27 10:38
標題:
小知識﹕左右腦輪流休息
小知識﹕左右腦輪流休息
(明報)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05:05
【明報專訊】問﹕海豚怎樣睡覺?
答﹕海豚需要不時上水 面呼吸,所以不能在水中入睡,否則會因無法呼吸致死。海豚睡覺時,左右腦會輪流休息,左腦休息時,右腦活動,相反亦然,用以保持腦部持續控制呼吸,及對天敵的高度警覺性。「睡眠中」的海豚停留在近水面處,動作緩慢,漫無目的似的,不會出現日間的活躍舉動。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1126/4/lgv4.html
作者:
leo2004
時間:
2010-11-27 10:39
標題:
海上賞豚守則﹕忌追逐游弋路線
海上賞豚守則﹕忌追逐游弋路線
(明報)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05:05
【明報專訊】(1)只可遠離觀看,不要試圖觸摸、餵飼或傷害野生海豚。
(2)尊重海豚,如海豚明顯在逃避人類觀察,不應再繼續騷擾。
(3)不可追逐或穿越海豚游弋的路線。
(4)觀豚的船不可向海豚迎面駛去,只能從側面靠近。
(5)當海豚在船隻前面100米以內,船隻應減速以減少浪花,或應停駛。
(6)觀豚的船應以緩慢而穩定的速度前進,不要突然改變方向,船速不應超過10海浬。
(7)在有海豚出現的500米以內,最多只有一艘觀豚船。
(8)不可拋掉垃圾,不可棄置任何燃料及污染物。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1126/4/lgv3.html
作者:
leo2004
時間:
2010-11-27 10:39
標題:
陸上賞豚貼士﹕早上黃昏 觀賞佳時
陸上賞豚貼士﹕早上黃昏 觀賞佳時
(明報)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05:05
【明報專訊】(1)由於海豚徑與海面有一定距離,帶備望遠鏡有助清楚觀察海豚。
(2)先用肉眼確定海豚位置後,再用望遠鏡觀察。
(3)留意拖網漁船後方,因海豚會跟隨拖網漁船,捕食從魚網漏出的魚。
(4)選擇3級風或以下的日子前往觀豚,因大風日子會令海面出現白頭浪,有礙尋找海豚。
(5)要有耐性觀察海面。
(6)海豚徑是開揚小徑,沒有大樹遮蔭,宜戴帽子及塗上適當的防曬用品。
(7)在大澳附近水域,海豚較常在早上及黃昏出現。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1126/4/lgv1.html
作者:
leo2004
時間:
2010-11-27 10:40
標題:
好電影﹕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海豚灣》
好電影﹕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海豚灣》
(明報)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05:05
【明報專訊】「只要看看這套紀錄片,你就會明白,我們為什麼反對水族館的海豚表演。」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委員何宗信認真的說。
60年代美國 頂尖海豚訓練員李察歐巴瑞(Richard O'Barry),因為一次培訓的海豚死去,令他意識到,馴養海豚為人類提供觀樂,原是一種殘酷行為,所以數年前,他聯同《海豚灣》導演路易皮斯賀沃斯 (Louie Psihoyos)及一群保育人士組成「特種部隊」,潛入日本 太地町海豚灣偷拍日本漁民屠殺海豚的暴行。影片揭露了太地町漁民為牟取暴利,每年捕殺大量海豚,以及人工馴養海豚的千絲萬縷的關係。《海豚灣》榮獲2010年度奧斯卡 最佳紀錄片,囊括全球23項影壇獎項,影片帶出的動物權益、自然保育、社會經濟、文化及國際政治等問題,值得人們反思。
日期﹕正在上映
《海豚灣》官方網頁﹕
http://www.thecovemovie.com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製作的《海豚灣》教育小冊子﹕
http://www.hkdcs.org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1126/4/lgv0.html
作者:
leo2004
時間:
2010-11-27 10:41
標題:
中華白海豚與江豚之分別
海豚形態面面觀
(明報)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05:05
【明報專訊】若你看過中華白海豚 ,也會發現,牠們有很多有趣行為,行為背後也有它的作用和意義。
中華白海豚與江豚之分別
(明報)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05:05
【明報專訊】★中華白海豚 Chinese White Dolphin(學名:Sousa chinensis)
分類:海豚科
身長:約2.8 米
顏色:隨年齡變化,幼年是深灰色,成年是粉紅色。
嘴喙:有明顯突出的嘴喙
牙齒:圓錐形
性格﹕十分活潑好動
壽命﹕約40歲
最愛食物:魚,尤其是獅頭魚,其次是黃花魚、九肚魚等
★江豚Finless Porpoise(學名: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分類﹕鼠海豚科
身長:約1.8米
顏色:小時候為淺灰色,成年為深灰色
嘴喙:圓鈍的頭沒有嘴喙
牙齒:鏟狀
性格:比較害羞
壽命﹕很少超過20歲
最愛食物:小魚、魷魚、蝦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1126/4/lguy.html
作者:
leo2004
時間:
2010-11-27 10:42
標題:
海豚BB之死 印證海豚靈性
海豚BB之死 印證海豚靈性
(明報)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05:05
【明報專訊】海豚在小說裏、在電影中,永遠都是人類的好朋友,牠們不僅善良可愛,而且充滿靈性,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委員何宗信某次出海做調查時,看到一幕感人場面,「有次在海中觀察海豚,附近有很多海豚圍起來,原來中間有一隻死去的中華白海豚 BB,旁邊的海豚母親以為海豚BB還在生,不停的將BB托回水面,沉了,又托回水面;沉了,又托起,持續了好一段時間。這一幕令我很感動,亦讓我知道,原來海豚是這麼有靈性。」野外觀察可看到海豚不同的一面,而這些都是在水族館裏看不到的海豚真實世界。洪家耀鼓勵市民多觀察野生海豚,認識牠們的居住地,感受一下牠們生活及每天要面對的種種危機,每個人,也會重新認識海豚的真正一面及感受到保護牠們的重要。
虎山觀豚徑 賞豚好地方
一般人觀豚,也會選擇以出海方式近距離觀察,其實陸上觀豚也是一個不錯選擇,像今次介紹的大澳虎山觀豚徑,輕輕鬆鬆站在高處就可看到中華白海豚出 沒,而且不會對牠們造成任何滋擾。洪家耀介紹說:「這條小徑,是全港最方便及最容易到達作陸上觀豚的地方,由於虎山鄰近珠江口,這一帶有很多中華白海豚出沒,基本上每次來到,都不會失望而回。沙洲、龍鼓洲一帶水域都有很多海豚,但大澳可循陸路到達,沙洲及龍鼓洲附近水域主要作海上觀察。」
俯瞰伶仃洋 自備望遠鏡
在大澳巴士站下車後,向街市街的方向走,沿香港少林武術文化中心 旁的小徑直上,不久便來到虎山。虎山觀豚徑不是正式的官方名字,不過這小徑的確是觀賞中華白海豚的理想地方,故小徑初段,有海豚雕塑作為「招牌 」。往右一直走,可到達虎山觀景亭,一路上都能俯瞰伶仃洋,隨時可停下來欣賞海豚。由於小徑與海豚有一定距離,如想仔細觀察海豚,宜帶備望遠鏡,觀光亭也設有固定的望遠鏡供遊人使用。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1126/4/lgux.html
作者:
leo2004
時間:
2010-11-27 10:43
標題:
大澳虎山陸上觀豚
大澳虎山陸上觀豚
(明報)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05:05
【明報專訊】我們從小就認識海豚,小時候在海洋公園 看海豚表演,牠們懂得頂球,又懂得向觀眾擺尾揮手,精彩的表演給許多人留下難忘快樂回憶。跳出海洋公園,真正的野生海豚,又是怎樣生活的呢?大澳一年四季也有很多中華白海豚 出沒,今次介紹的大澳虎山觀豚徑,在山徑上可俯瞰伶仃洋,海豚自由自在在大海暢泳,時而躍水,時而舉頭探視,「表演」一樣精彩。觀賞海豚後還可順道探訪大澳水鄉,一天假期充實又有意義。
「其實,中華白海豚一直很努力和我們一起生活,否則在城市發展帶來這麼多破壞的環境下,牠們早就可以去別的地方,不用留在這裏。」——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委員何宗信
在香港經常出沒的鯨豚類動物,只有中華白海豚和江豚兩種,但一直以來,中華白海豚較為人熟悉,觀察海豚也以中華白海豚為主,原因是江豚比中華白海豚害羞,在水中的動作不多,有時只會在近水面處徘徊,儘管呼吸時也會把背部露出水面,像一個「光頭」車胎,但動作十分迅速,轉眼便不見了,難以觀察。所以普遍市民對香港海豚的認識,主要是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既不是白色,又不是中國獨有,名字由來實在讓人費解。中華白海豚其實是本地的稱呼而已,牠的正式學名是「印度 太平洋駝背豚」,因為這品種的分佈覆蓋整個印度洋及太平洋西岸的近岸水域,牠們的近親是大西洋駝背豚。
中華白海豚之名字起源
中華白海豚樣子可愛,全身呈粉紅色,這個粉紅賣點,是因牠們游動時,接近表皮的血管膨脹以助散熱所致,血管令牠們的皮膚看來白裏透紅。因此,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估計,中華白海豚的名字由來可能是昔日的漁民看到死去而皮膚「變白」的海豚,中華之名則可能是以為牠們是中國獨有而得來。
香港的中華白海豚數目大約有100多條,整個珠江口的中華白海豚數目約2600條(香港計算在內)。每條海豚的粉紅深淺度不一,較活躍的海豚,體色也會較為粉紅。不過,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BB,身體是深灰色,少年階段時全身滿佈斑點,踏入成年階段,才慢慢變為粉紅色。
江豚白海豚 各有盤踞地
中華白海豚和江豚一年四季也會在香港及鄰近水域出沒,中華白海豚喜愛河口生境,故主要生活於受珠江淡水流影響的區域,大小磨刀洲、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大嶼山 西面及南面一帶,都是牠們的重要生境。江豚只在香港南面及東面水域出沒,不會在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一帶出現,所以很少機會看到牠們在同一水域碰頭。
文:李佩雯
編輯:蔡曉彤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1126/4/lguw.html
[
本帖最後由 leo2004 於 2010-11-28 11:10 編輯
]
作者:
rosara
時間:
2010-11-28 17:04
"魚類則是用鰓
吸取水中的氧氣
,
卵生
,
不會哺育及照顧幼兒
,身上
有魚鱗
,以
左右擺動垂直的尾鰭
以推動身體前進。"
一概而論。
歡迎光臨 HKWildlife.Net Forum 香港自然生態論壇 (http://www.hkwildlife.net/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