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規會的「法定規劃綜合網站2」[1]查閱「蒲台群島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編號S / I - P T I / 1」(請參考右上圖),蒲台最多候鳥棲息及出現的林區將規劃成「鄉村式發展」[2](現時公廁位及餐廳一帶地方)及「住宅(丁類)」[3](現時碼頭附近的一帶林區)(請參考右下圖),將來容許在這兩地帶內興建小型屋宇。
根據香港觀鳥會2012年出版的「蒲台生態報告 Po Toi Ecological Report」,自2005年以來,蒲台島最少有12次「香港首次雀鳥品種記錄」[4],這數字是比香港任何一個地方(包括:米埔自然保護區)還要多。而上述的兩個地帶正正是蒲台島最多香港首次記錄雀鳥或其他罕見雀鳥出現的地方[5](請參考左下圖),可是現時擬備的土地規劃用途不但不能保育這兩個重要雀鳥棲息及覓食的林區,而且更會引發被破壞的危機。
2. 根據香港觀鳥會2012年出版的「蒲台生態報告 Po Toi Ecological Report」(簡稱:蒲台報告)[1] 第16頁資料顯示,直至2012年10月15日止,蒲台擁有超過六成香港有記錄雀鳥品種,共311種。而且自2005年以來,蒲台島最少有12次「香港首次記錄-雀鳥品種」,這數字比香港任何一個地方(包括:米埔自然保護區)還要多,這證明蒲台對雀鳥的生態價值並不低於米埔自然保護區。
最後,本關注組再次重申反對「蒲台群島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編號S / I - P T I / 1」中擬備位於 (1) 大灣的「鄉村式發展」地帶及 (2) 位於灣仔的「住宅(丁類)」地帶的土地用途地帶規劃,並希望 貴會能將此兩地帶改為「自然保育區」,為此兩地帶提供適當的保護。日後並希望漁農自然護理署將蒲台島劃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ites of Special Scientific Interest, SSSI),為亞洲區遷徙候鳥(特別是陸鳥品種)提供更完善的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