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新年期間訪問過鳳園村的原居民, 得悉他們以往利用六陞堂構成一個以六個姓氏構成的組織, 以凝聚社區. 一些村民憶述以前鳳園谷一帶都是種田的, 生活艱苦, 工業村尚未建成還是海邊時更有村民以捕魚為生. 有村民更記起以前有種很大的蝴蝶, 鳳園一帶都有, 現在可能只在沙羅洞有了.
村民的祖先選擇鳳園谷聽說也有一些因由, 往昔鳳園谷有3條清溪流過, 背枕一個大山, 然後左右兩邊各有一排山形成左青龍右白虎的三面包圍鳳園谷, 使鳳園谷形成一個水源充足的良田谷地. 據說, 今天六陞堂外還有一對不能移動的巨石象徵鳳眼. 但村民說, 這裡的風水早就被破.
但與香港大部份其他鄉村一樣, 70年代、80年代開始, 香港經濟起飛, 加上內地廉價農產品的入口, 不少人都棄農轉營, 有的到市區工作, 有的到外國謀生, 村中的土地因此一步步的被荒廢. 發展商亦看準鳳園一帶鄰近工業村, 就在汀角路口, 交通方便, 開始伺機向這片廣大的鳳園谷土地埋手進行收購. 祖先辛苦開墾的土地有的以幾百元就賣掉了(今時今日卻建成幾千元一尺的豪宅), 有的為了建自己的丁屋而籌集資金也賣了...
當年村民各自賣地的決定, 六陞堂這類村組織也似乎管不到, 因為面對著錢和土地, 村民有著實際的需要. 今天村民眼看自然的溪水斷流, 一望無際的田野消失, 為了擴闊道路以應付住宅需求, 鳳園路兩邊工程不絕, 沙塵滾滾, 相信總會有些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