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故事, 屬屬虛構 如有雷同, 實屬巧合。
時代背景:
地產發展商每年的最大收入就係賣樓,
賣樓之前就一定要起樓, 起樓之前又一定要買地。
而上市的發展商其股價就同佢未來幾年有冇樓賣有好大關係。
所以佢地要計住每年有咩樓賣, 可以賺幾多, 又要經常部儲備土地,
等預計樓市好時又可以推出多啲盤, 樓市唔好時, 都要賣, 最多賣平啲, 有時又可以將貨就價。
總之要keep住每都年都有一定的收入, 最好重要係有增長,
而利潤更加要係達到Profit Maximization的目標。
教課書講的較有良心的Profit Optimization 在香港係冇人理,
因為上市公司經常都將股東利益最重要掛在口邊就知嘞。。
唔知咩場口:, 有人講嘢:
好嘞, 年年起咁多樓, 社會係咪有咁既需要架 ?
who cares ? 最緊要諗左點樣令公司每年的盈利有增長先。
冇需要咪整到佢有需要, 冇需要即係市道唔好, 咪叫銀行減息, ,
或同銀行夾計提供供樓優惠, 加埋又可以賣平啲, 引啲原本冇能力買樓人士落疊,
等佢一世為銀行打工, 唔會作反。如果樓價太cheap, 咪hold住先
等市道好時又賣貴啲, 拉上補下, 永無蝕底, 點都有賺。
最緊要有地有樓在手。Keep住中長線既revenue flow。
另外 最好令香港突然多幾百萬人, 咁有最多土地儲備既發展商就發達啦!
嗱, 搵人同阿特手講, 香港要成為大都會, 至少要有一千萬人口至掂架。
香港點解要成為大都會? 駛唔駛問過市民 ? 一千萬人口的教育、福利、醫療邊個負擔?
有咩理據話有 一千萬人口就可以成為大都會? 係咁大陸咪應該一早有好多大都會啦?
喂, 你問咁多問題做乜 ?
以特手既IQ, 都冇問咁多問題, 重當正係佢做特手既vision咁濟。
話之佢啦, 總之人多, 對住屋需求就多。
有地就勾地, 冇地咪收購大量農地先囉。
農地唔畀起樓喎 ?
扯, 咪擺幾年先, 順便噴下農藥除草劑, 扮下高爾乎球場, 咁啲生態自然就...
之後申請改變用途咪得囉。
要同政府BARGAIN喎?
扯, 重易搞, Bargain得耐, 大家就熟架啦,
之後就變negotiation 討價還價, 大家熟落左, 易傾好多啦。
重有背後可以做好多lobbying架嘛,
同高官及痕政會議啲人講, 地產發展係香港經濟支柱,
冇樓起, 好多人失業, 搞衰經濟架。
起樓自然又要起路起基建, 振興經濟呀馬, 邊個特手聽到振興經濟會反對?
搞掂上面, 下面自然要開綠燈啦, 最多咪整下色水搞下有條件通過。
啲高官同痕正會點會咁易Lobby得到呀 ?
睇下有冇實力既姐。
你睇下之前錢莊大享阿寶寶被謠傳惡搞,
大富豪咪即刻打電話畀佢安慰佢, 重入左啲股票既撐佢既, 大家有幾老友都知啦。
阿寶寶咪係特手競選辦主任囉, 特手選舉雖然內定, 但都要靠寶寶喺小圈子中落力拉票至可以高票當選,
所以佢同特手好老友架, 影響力有幾大唔駛講, 佢原本都係痕正會成員,
之前因為涉及道瓊斯內線交易事件至自動請辭痕正會之馬,
當然, 寶寶只係其中一位好朋友, 重有其他朋友架馬。
總之, 有人同政府之間係有微妙既友誼關係,
做起事上嚟係有親疏之別既。
不過講明先, 唔好話呢啲係官商勾結咁難聽呀,
只係人際關係網絡好, 係做任何生意必須既, 全部合法架。
啲環團嘈喧巴閉喎?
咪加啲環保概念入去囉。
再唔得, 咪『邀請』埋啲環團做顧問或管理員囉, 駛得幾多錢?
千幾萬已經可以包個名牌環團玩幾年, 成個project搞掂哂,
賣多兩三個單位, 已經乜都賺返啦!
啲富豪包個明星仔都唔止呢個數啦!
重有潻呀, 農地改變用途, 咪要補地價既.
喂, 補地價呢樣嘢, 係一門好高深既學問,
外人從來唔知有咩準則, 而且揸fit既高官, 又好似有酌情權個喎,
或者果度又可以慳返唔少呢,
總次對外, 就一定要話補地價合理或好貴。
之後要成立個基金獨立管理個濕地喎?
扯, 之前啲公共空間咪又畀發展商吞哂都冇人知啦!
家下重係私人地方潻, 況且個基金啲錢邊個出架?
到時睇下點!
咁香港啲生態唔駛理呀?
車, 你傻架? 關我咩事呀?
家陣回歸祖國啦, 香港要同好多城市競爭架,
對外要撼新架波, 對內又要同上海甚至廣州揀過,
家下連媽閣埠都追緊上嚟啦,
邊得閒同你講生態? 有郊野公園畀啲人BBQ, 親親大自然重想點呀 ?
要保叫啲環保人士返大陸保啦, 大陸地大物博, 咩生態都有啦。
香港點都要成為一千萬人口大都會, 人人供樓供一世, 為銀行同地產商打一世工, 安居樂業, 做牛做馬咪好囉。
敝!, 故事寫到呢度, 唔知點完, 唯有草草爛尾收場。
[
本帖最後由 SimFish 於 2008-10-10 15:55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