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玩,黑龍江南部的火山湖,鏡泊湖。隨意照了些植物,連帶路過的牡丹江濕地。放圖。【文字部份有些是粘貼的有些是打的,所以繁簡夾雜,見笑。】

牡丹江附近的一處淺灘,延綿十幾公里,近半被水草覆蓋,極壯觀。

牡丹江的江滩,深灰绿色的是菱角,浅绿色疑似萍蓬草,黄的荇菜。有趣的是這張照片放大后有一隻秧雞站在正中央…………

渔网。牡丹江的鱼类资源看起来比图们江好很多,看起來沒有過度捕撈的感觉

路边的千屈菜。后面也是一块湿地,很多鳥鳴聲。但是這附近有些濕地很危險,所以沒敢進入。

继续千屈菜

现在看过的江河里面,牡丹江几乎是印象最好的。卖甜瓜的人说,你在拍鸟?那儿有只“长脖老等”。回头看,哈……是苍鹭。东北人的叫法真是搞笑^^苍鹭脖子长,也确实总在发呆。

牡丹江的江滩湿地,水流缓慢的地方铺着丘角菱和萍蓬草,秧鸡在上面走来走去。

牡丹江的江滩湿地。单是和公路重叠的部分,这样的湿地就延绵了十几公里。真是个美好的地方。

普通的丘角菱。刚下过雨,水有点浑浊。

货真价实的野生莲群落。可惜太远……

野生睡莲。花很小很小。刚下过雨,水很浑浊。

水边的千屈菜。喜欢那个安静的山间小湖。如果不下雨就完美了

湖边发现绶草一根,紧贴岩石,转啊转。感觉北方的绶草要比华南的颜色鲜艳

绶草一根,实在找不到角度只好从上往下照

水边的千屈菜和绶草,一米处有个小蜂巢。大个子的蜂王和两个孩子在忙碌,拍照时候每次移动都要小心不惊扰到她们。可是这个巢是建在地榆杆上的,一年就会废掉吧……

东北百合/轮叶百合,花的形状有点特别,花瓣外翻,两侧对称。叶子像重楼一样是轮生的

前面的东北百合的叶子。围成一圈的^^

某种菱。截的图。安静的小湖。

某种婆婆纳,生长在岩石缝隙里,带着缺水的无力感。

绣线菊。好久没拍正经的鉴定照了

高处有很多卷柏,总算遇到一株能矮得够到的。不知是在蜷缩的过程中,还是在展开。

山萝花,很漂亮的杂草等级

石缝里小小的石竹。也许是东北石竹?

(就算它是)东北石竹(吧!)虽然大裁了(又隔着深水)不过还是很高兴拍到岩石上的个体。崖上和水中的家伙有独特的美感。

(就算它是)东北石竹(吧!)细细拍照来挺好看的

日本羊耳蒜,果子。去年的果子也立在这里,连续两年成功繁殖,这是一株幸运的花。

太阳照着,却下了几滴雨。

某种败姜。据说是奇怪的名字是因为根有微妙的臭味……

朝鲜接骨木或者什么接骨木。果期早。山里人对这个的俗名很囧,“马尿骚”

藿香,也长着很干燥的地方,干巴巴的。蛟河地区习惯用藿香烧鱼。

棉团铁线莲,喜旱品种。生长在纯粹的碎石地上。

大白花地榆?从花穗前面开始开花。这是地榆属的一个鉴定标准——有些种类是从花穗基部开花的——不过我想到烟花

在菱角旁边一点。大狸。狸藻。【和中狸藻是不一样的。营养体有很大区别】

冰臼。不懂地质。

石蝇。干净的水里才有的昆虫。

一个旧水电站。

镜泊湖,傍晚,湖水微微腥气。

we all live in the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yellow submarine~~~

坐在湖边发呆

继续发呆

回到住的地方之后,看到远处红霞起来。

在闷呼呼的小房间里,敞开窗子睡觉【连纱窗都无】,外面的燕子唧唧叫,楼下几个男人吃烧烤,一边大声说笑。半夜迷糊睡着,外面大雨吹进来,湿着醒了。雨后银河斜斜穿过窗子,月亮升起来。
第二天……去一处有很多火山岩洞的火山口。

红松。这里在张广才岭的尽头。这里的红松和紫椴显然没有砍伐过,能见到这些美丽的百年大树很高兴。

去的洞子。下面冷,有冰。游客多,随便拍。

很囧的眩光。回来后发现认真拍拍能挺好看……

红色小蘑菇,上了24mm。

继续各种奇怪的蘑菇

火山口侧壁的山林,多是冷杉和落叶松。现场看很恐高,拍不出感觉……
洞子
石洞上面缭绕的水汽。
毛虫君
荠苨,或者沙参什么的。真想有多些机会好好拍拍
阳光照到倒树上的小蘑菇

高山露珠草,路边的小碎花

高山露珠草,随处可见

奇怪的蘑菇

荷包藤。罂粟科的。不怎么常见。

和三角龙湾附近一样,火山口附近的林地,满地石块。再次绊倒,百微镜头触地,遮光罩上添两道伤痕,护屏炸掉一角。
[
本帖最後由 狸早 於 2011-7-27 10:53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