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屬管海馬繁殖地
龍尾環評 漁護推翻土木署
【本報訊】龍尾停建人工泳灘或有轉機。守護龍尾大聯盟昨公佈收到漁農自然護理署本年初完成的生態價值調查報告,證實龍尾確有瀕危的管海馬存在,認同龍尾是管海馬繁殖地。官方首度確認龍尾有管海馬,同時證實了民間生態調查的數據,推翻了倡建人工泳灘的土木工程拓展署進行環評時的生態調查結果。
記者:蔡建豪
漁護署去年12月至今年1月間,分別於龍尾、汀角東、榕樹澳北及荔枝莊等位處吐露港及船灣的地點,連續八周實地調查魚類及海底動物的分佈,也特別針對大聯盟曾記錄到的管海馬、牛角魚、指腳沙鰍、鬚鰻鰕虎及大口犁突鰕虎魚等五個物種進行調查。漁護署官員去年稱管海馬在龍尾只是「中度常見」物種,今次調查卻自打嘴巴。
土木工程拓展署的顧問在07年首次進行環評時,只記錄到20多個物種,漁護署的調查卻在龍尾錄得101個物種,其中管海馬、牛角魚及指腳沙鰍等三個特別注視物種,分別記錄到8隻、1隻及2隻。龍尾在退潮時的泥灘也錄得48個物種,物種數目屬四個調查地點中最高的一個。調查雖未有發現成孕或新生的管海馬,但漁護署認同四個地點也屬管海馬的繁殖地點。
守護龍尾大聯盟對漁護署的調查結果感高興,因政府官方終承認龍尾有管海馬的事實,也引證大聯盟成員多年來的民間生態調查,準確反映龍尾的生態價值。漁護署的調查也推翻了土木工程拓展署環評顧問未有找到管海馬的結果,是調查方法存在嚴重錯誤。
促取消工程環境許可證
環境保護署本月10日回覆大聯盟,拒絕根據環評條例取消人工泳灘項目的環境許可證。大聯盟發言人李錦華指,特首會同行政會議仍可根據環評條例,因應當年的生態影響評估嚴重不足,取消工程的環境許可證。大聯盟正待特首梁振英表態,否則將如期提出司法覆核,漁護署的調查結果將是覆核得直的有力理據。大聯盟也將於下周日下午3時,由中環十號碼頭遊行至政府總部,抗議政府建人工泳灘。
土木工程拓展署指,鑑於有團體提出呈請撤回龍尾泳灘工程的環境許可證,已把工程標書的有效期延長至下月8日,會待特首會及行政會議作決定後,才考慮批出工程合約。環保署發言人指,在2008年在龍尾進行基線生態勘察時,調查範圍內的大尾篤已發現3隻管海馬,管海馬非漁護署的新發現。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29/1827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