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在細節裡!
網上近日出現以下一段八分鐘的宣傳片, 懇請小心消化當中內容, 不要盲目完全盡信當中 "童話式的美好結局".
眾訪問者中沒有任何香港政府官員, 亦沒有任何香港環團代表.
而且首兩位的被訪問專家均是來自AEC. AEC是什麼? 就是負責南生圍發展項目, 受聘於發展商的生態顧問公司.
這段宣傳片的用意, 你懂的!
https://youtu.be/W3fPexi9YdY
長春社 : 【南生圍發展依然死唔斷氣,必須反對到底】
反對信連結:
http://protectnsw.weebly.com/
現由傅氏家族牽頭的南生圍發展項目(A/YL-NSW/242),先後在2015年6月及10月向城規會提交申請,雖然發展在今年1月22日被城規會否決,然而發展商最近再向城規會覆核拒絕申請的決定。
公眾諮詢將於4月1日完結,長春社鼓勵公眾反對發展項目,要求城規會及各政府部門嚴謹把關,不接受任何造成濕地永久損失的發展。
--
反對原因:
1. 發展規模過大﹕總樓面面積未有減少之外,未來入住人口比之前更提升45%至6,000人,加重南生圍一帶的環境壓力
2. 發展不符合「無濕地淨損失」原則﹕發展商聲稱的無濕地損失只是水體面積,實際上發展會帶來10.4公頃濕地損失。發展商亦依然無法證明如何補償濕地功能,如在魚塘裏補種蘆葦,魚塘原有的生態功能會否被取替,透過提升甩洲魚塘生態能否完全充分補償南生圍濕地的生態
3. 南生圍蘆葦床將完全消失﹕生態評估報告終承認面積49.5公頃的蘆葦床具高生態價值,惟發展依然建議把蘆葦床連根拔起,與保育原則背道而馳
4. 嚴重破壞南生圍景觀﹕29幢19-25層高住宅,加上140間3層高獨立屋,南生圍地標式景觀將面目全非,更與附近鄉郊景觀極不配合
5. 行車天橋衍生的影響﹕早前政府已因生態保育理由,放棄南生圍單車徑及單車橋工程,發展商卻未有意識行車天橋工程對生態的影響。事實上建議連接南生圍及元朗工業邨的行車天橋位置,亦有不少如鸕鷀、黑翅長腳鷸、紅咀鷗等雀鳥覓食,並非如評估所指具低生態價值
https://www.facebook.com/cahk196 ... ?type=3&theater